众所周知,安装商的门槛不高,有的甚至两个人就可以组一个工程公司,很多人是抱着赚一票就走的心态来的,因此毫无底线的价格战不可避免。那么对于想要做好口碑、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,摆正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。如何保证在低价的市场里维持产品质量,提供后续长达二三十年的运维服务,是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东峻自投鑫辉盛屋顶电站项目
行业内卷严重,部分企业电费甚至降到五折,一度低于脱硫煤电价,MW级的项目竞争显然已经达到白热化。无论开发商还是工程投资商,利润率普遍低下,长此以往企业便难以为继。
在光伏市场日益扩张的情况下,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能找到部分项目,但无序扩张显然很难出头。友商们或许只有齐心协力维护好光伏市场的秩序,保障产品质量、发电量、运维服务,才能让这个行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。
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,每次行业大“洗牌”的时候,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口碑好的工程商,而一旦存活下来,就会新的发展风口,因此做好口碑始终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法则。
曾经在东峻不被认可的时候,吴荣矾毅然投下了几千万的工商电站,虽然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说,绝不是成长中的企业应采取的最佳策略,但却能给客户和合作企业吃一颗“定心丸”。让大家有理由相信,东峻有这个实力和态度做好渠道代理,最终这也成为东峻的企业优势之一。
吴荣矾认为,对于安装商来说,做好自己脚下的市场,摆正态度,方能长久。一方面要在本地区域内,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,做好产品质量服务,有选择地挑选客户。另一方面,要做一些大资本、大投资上的下家,给他们做工程开发和运维。
国内市场是循序渐进的,每个有潜质的地区都会有生存空间。在未来两年内,随着组件成本逐步跌回可控范围,像湖南、广西等现在比较冷门的市场,都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,一旦发展起来,就会有非常可观的安装收益。
湖南地处长江中游,光照良好,广西则是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,属四类光照区,两地电价水平较高,相对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,但受制于成本上升,发展滞缓。
从去年两地的新增情况来看,2021年湖南光伏新增装机总量达到605MW,广西新增1066MW。近三年,两地装机量总体持续上涨,尤其广西及周边地区,迎来了空前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
选择有潜力的地区,充分了解当地的市场行情,逐渐成为每个企业的必修课。考虑好需要什么类型的产品,做一些铺排和准备,建好仓库、服务网点等一些本土化的品牌运行刚需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就东峻来说,公司开拓欧洲市场的计划已经落地,在这之前,吴荣矾提前在欧洲大陆内设置了至少4个仓库,以匹配欧洲市场的产品需求量。通过前期产品预备,保证中小型客户能在下单后的12个小时内到货,大大提升了东峻的反应速度,增强了公司在当前国际情势下的竞争力。
此外,吴荣矾也发现,虽然大方向上政策是利好的,但像福建等当地没有利好政策的省份,仅仅依靠政策红利是行不通的。那么就要凭借企业自身的投资收益率站稳脚跟,让更多的业主和投资方认可在福建也有很大的市场,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具体来看,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签订了70MW的组件订单,较之前实现了爆发式增长。在这个过程中,并没有新的政策激励,而是行业本身在这两年中始终处于增长态势,保障了东峻的项目增量,同时也反向对市场输出了“福建很有前景”的概念。

就福建省来说,近年来业主自投比例持续增加,逐渐成为福建省光伏发展的特色。据吴荣矾预计,2022年福建省的装机量同比增长在2-3倍左右。2022年自投与第三方大型项目的体量差不多,甚至自投会更多。尤其是今年开放了地面电站指标,也可能成为一大热门产业。
这种爆发态势不仅仅是福建,很多别的省也是如此。因此,在当前发展空间非常大的情况下,最重要的是维稳各个产业链,保障正常运行,让公司能够稳定地做下去。
吴荣矾的态度,正是对客户负责。他承诺少一度电就赔付两度电的钱,尽量用最好的设备,把工程的管理做好,让每座电站的质量都实现可控化、稳定化,避免发生事故。
同时,吴荣矾认为,福建省今年第一季度户用租赁比例占到70%左右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到了组件价格上涨的影响,安装商没有利润,在同等的情况下,就会选择给租赁企业做开发和工程,这也是等待价格下跌的一种表现。

了解到,受制于硅料、电池片等原材料大幅提价,组件价格难以压缩,光伏产业中下游普遍承压。越来越多的安装商转而选择承包租赁企业的项目,致使福建省户用租赁项目比重增加。

总体来看,组件价格只要能控制在1.9元-2元之间,对工商业自投项目的影响就没有太大影响。而且从上述东峻第一季的出货量来看,影响也确实不大。最大的变化就是客户群体从原来的户用客户,变成了工商业客户。
也就是说,组件价格的持续上涨对户用租赁影响要更大一些。那么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,怎么维持稳定呢?

在吴荣矾看来,对客户和项目进行有效地筛选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如果价格已经跌到成本线了,就没有必要做,除非做好了不挣钱的准备。不然,就必然要在辅材上做减配,而这种减配的危害往往是不可控的,得不偿失。因此,宁愿不做,也不恶意做低价,把品质降下来的工程没有太大的意义。
老百姓或许会因为低价选择这样的品牌一次,但吃了产品和运维的亏后,一定不会再选择这个品牌,口口相传就难以打开市场。因此,只有在当地口碑好的、存活年限长的工程商,再结合大品牌的产品,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,公司就不会变成一潭死水。
光伏每天都在变,光伏人要随时警惕行业动态,十分辛苦。但正因为光伏行业是资源整合型的行业,也是资金密集型很强的金融行业,才显得行业内各个环节的配合更加重要。坚持下来就会发现,光伏的感染力很强。
从事光伏行业让吴荣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找到了人生价值。光伏行业也正从纷乱复杂慢慢转入稳定,沉淀下来的终将是有商业信誉和口碑的企业,因此客户、厂家、合作伙伴的认可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因此,做好眼前的小市场,服务好已有的客户,与客户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,保证长期往来,或许会是各家本土光伏企业笃行发展的一大要素。